洛阳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洛阳新安县景点

[切换城市]
洛阳站> 洛阳旅游> 洛阳景点> 新安县景点
  • 千唐志斋
  • 介绍:千唐志斋位于洛阳新安县铁门镇西北隅,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钫先生所建,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张钫先生酷爱金石字画,并广泛征集,在故宅花园“蛰庐”内建斋收藏,由王广庆命名、章炳麟题额为“千唐志斋”。斋中镶嵌墓志、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1191件。内容涉及皇亲国戚、相国太尉、郡王太守、尉丞参曹,以至处士墨客、佛僧道士、宫娥彩女等各阶层人物,为研究唐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有证史、补史、纠史的作用,被史学界称为“石刻唐书”。
    这是一座包括一走廊、三天井、十五孔拱式砖窑的建筑,原藏石1578件,现有墓志石刻1413件,其中唐志1185件,另有西晋、北魏、隋、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代墓志228件及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等石刻艺术品,因大部分是唐代碑刻,故名“千唐志斋”。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
  • 洛阳新安县龙潭大峡谷景区
  • 介绍:龙潭大峡谷景区享有“古海洋天然博物馆”、“神州奇峡”和“黄河山水画廊”等美名。它位于新安县石井乡龙潭沟村,总面积30平方公里,全长5公里,自然落差1200多米,谷内嶂谷、隘谷呈串珠状分布,不同时期的流水切割、旋蚀,磨痕十分清晰,巨型崩塌岩块形成的波痕大绝壁国内外罕见。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龙潭沟村龙潭大峡谷景区内
  • 龙潭大峡谷
  • 介绍:龙潭大峡谷景区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北部,是一条以典型的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经过十二亿年地质沉积和260万年水流切割旋蚀形成的高峡瓮谷,堪称世界一绝。峡谷内的自然风光也非常迷人,清澈的溪流和从绝壁飞溅而下的瀑布、深潭随处可见,并且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是炎炎夏日的避暑好去处。大峡谷全长约12公里,游客进入峡谷后,沿着景区内的指示牌,向前方步行游览即可,龙潭峡谷内的山路并不难走,基本上都是缓坡地形。当到达峡谷内的终点时,可以乘坐景区内的交通车返回谷口。除了边走边看欣赏自然风光,景区内还有不少户外项目可供游客选择。你可以挑战一下自己的胆量,玩一下高空滑索(30元/人);或者在景区内一块平坦、近乎垂直的崖壁上玩玩攀岩(30-60元/位);或者约几个好友,划划橡皮艇,荡漾在景区内的五龙潭中(20元/30分钟/船)。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龙潭沟村
  • 洛阳有生工矿游景区
  • 介绍:洛阳有生工矿游景区是集煤矿作业现场,生物标本,地质化石,科普知识教育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型景区,其中的现代化的煤矿作业现场是按照井下作业现场一比一的效果设计安装的,这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地面模拟井下现场工作的园区。
    景区还借鉴江南园林的元素,根据矿区不同区域的特点,将矿区划分为13个园区,打造了一批以“景观水系”,“七彩莲池”,“百鸟园”,“地质游园”,“丽江苑”,“地貌群”,“江南徽居”,“十二生肖广场”,“百姓文化广场”等为代表的特色人文景观,形成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处处有水的北国江南景象。
    景区成功开辟了“一线环矿全程游”,“九点一线特色游”,“一线七景文化游”等旅游线路。景区内翠竹千竿,流水潺潺,清风荷影,怪石嶙峋,俨然一幅清新宁静,水乡风光,让人置身古韵盈香的秀美江南,给人以“进矿区,置水乡,观园林,雨潇湘”的绝妙享受。
  •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寺镇洛阳有生工矿游景区
  • 奇石山庄
  • 介绍:奇石山庄位于新安县下孤灯村,因全村的人都喜捡石、玩石、藏石而成为中外闻名的奇石山庄。奇石山庄现有展馆42座,藏黄河奇石8万余方,奇石精品3万余件,这里被称为“黄河石的故乡”。
    村里的奇石一条街已成为旅游亮点。街长260米,两边尽是奇石馆楼,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及奇石收藏爱好者。这里大多数石头都是来自黄河滩的黄河石,这些石头纹理有章、色彩艳丽、形态动人,呈现出一幅幅妙笔丹青,成为浓缩山水、人物、世情百态、花鸟动物、图案文字的图案石,被视为收藏的珍品。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石寺镇第二初级中学附近
  • 漏明景区
  • 介绍:漏明景区位于洛阳新安县,是河谷东面山坡延伸进谷壑中的一道岩壁。景区内怪石耸立,岩壁薄处厚仅数米,两侧刀削斧斫一般,宛若一道天然石屏。峭壁的山岩上有一方石孔,贯通南北。远望石壁,透出一片天光,宛如天门,故称为漏明,又名阳岩,被誉为“北方小天坑”。豫西流传着一个歌谣:“漏明窟窿,响镗锣;倒栽和尚,拴马撅。”就是对这里景观的描述。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北冶乡关址村
  • 青女峰
  • 介绍:青女峰位于青要山景区西边,因山险崖陡、险峻难爬,鲜有问津。峰顶山凹处,有一石柱,凌空而立,高十数米。远远望去,宛若一亭亭玉立的少女,但见她仪态端庄,楚楚动人,侧身回首,顾影自怜,当地人叫它“闺女石”。传说这便是降霜仙子青女。
    到了慈母峪,涉过鉴池河,便来到青女峰脚下。《淮南子》载:“青要玉女,降霜神也。”《新安县志》中写道:“青女峰位居青要轴心,挺拔俏丽,暮春繁花似锦,盛夏青翠欲滴。秋来红叶胜火,冬至素裹银装。历三千余台阶,可达峰巅,顶峰一石柱,高13米,亭亭玉立,如少女俯视,名青女石。”
    要一睹青女石近貌,先要爬过那3000多级台阶,一路上岩堵石拦,枝绊藤牵;看不尽的悬崖吊石和奇花异草。山腰间有小蟾宫遗址、望仙台、苗条洞等景点。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曹村乡城崖地村西
  • 万山湖风景区
  • 介绍:万山湖风景区是黄河小浪底水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畛河、青河入黄河口形成的连体湖。湖水环绕始祖山、莲花寨、荆紫山、岱嵋寨,形成大量的水湾、半岛和四面环水的湖心岛屿,呈现出雄浑壮丽、北国少见的山光水色。
    陡峭挺拔的紫荆山上,旧有玄天上帝殿、真武堂等气势非凡的道宗庙堂建筑;黛眉山,四壁如削,千姿百态;青要山奇峰百态,碧潭串珠,是“娃娃鱼自然保护区”;始祖山北面绝壁上有90多个原始古洞穴,脚下是碧波万顷山水环抱的山光水色;风景秀丽的鹰嘴山下是烟波浩淼,一望无际的广阔水面。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北部黄河南岸
  • 郁山森林公园
  • 介绍:郁山森林公园是在国营郁山林场基础上开发建设起来的。郁山古名微山,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举兵西伐,曾驻军此山,至今遗存有汉王台。另外,刘秀与王莽争位时,刘秀曾在此议事点兵,留有金銮殿等景点。隋朝大将军韩擒虎、贺若弼、窦建德在当地留下许多遗迹,如窦宪墓、韩擒虎寨等。
    公园森林覆盖85%,生活着鹰、猫头鹰、狐狸、獾、野兔、松鼠、黄鼬等10多种动物。除先人留下的名胜古迹外,又新建了百鸟园、狩猎场、儿童游乐园、温泉馆、高尔夫球场等休闲游乐服务设施。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郁山村
  • 汉函谷关
  • 介绍:汉函谷关遗址位于新安县城东500米的东关村,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函谷关原位于今三门峡灵宝市,至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东迁于此,至今已然矗立2000多年,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
    汉函谷关北至黄河岸,南到宜阳,关塞相连,几乎等于小长城,建有“鸡鸣”“望气”二台。它在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就被朝廷设为八关之首以镇压黄巾军。终童弃繻的故事即发生于此。
    但是函谷关在1958年“大炼钢铁”中被严重毁坏,如今只剩下下面两层。中层为砖石结构,砾石沙灰填充;最底层为平垛,是三层中保存最好的一层,中有拱形门洞可供东西交通。关楼西面门洞两侧的对联还在,上联是“胜迹漫询周柱史”,下联是“雄关重睹汉楼船”,同时提到了秦、汉两个函谷关的典故,也算是用典恰当的佳作了。
    今天的函谷关保护范围以关楼为基点,东至涧河边,西至东关街,北至铁路边,南至断崖,东115米,西10米,南北各50米,包括鸡鸣台、望气台等。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东关街
  • 天碑
  • 介绍:天碑全称绝世天碑,位于龙潭大峡谷景区内。天碑高50余米,是一个巨型崩塌岩块,由崩塌作用形成,高大雄伟、气势恢宏、昂首挺立、直指苍穹,大有凌空遏云之势。天碑一景多变,俯视如刀背,仰视如苍鹰,正视如书,侧视如碑,甚为奇特。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龙潭沟村龙潭大峡谷景区内
  • 慈母峪
  • 介绍:慈母峪位于青要山风景区内,是畛水之源,因慈母怜子而得名。这里两岸奇峰怪石,有如群猿杂处;半坡上的石头个个状如青蛙,因此又叫猿山蛙谷。峪中溪水淙淙,潭似联珠;谷底清水蜿蜒,生活着许多肥大的娃娃鱼,每有抱子母亲过此,这些娃娃鱼嗷嗷呼叫。
    峪中建有“娃娃鱼馆”,馆内有“慈母怜子”雕像,馆后山包上有“闻婴亭”。据说,深夜人静时,在这里可听到娃娃鱼“嗽嗽待哺”的呼叫声。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曹村乡青要山自然保护区内
  • 青要山
  • 介绍:青要山东起黄北岭,西到西大塬,和渑池接境,北起大田地,南至仓田,境内海拔1385米,传为黄帝密都之所在。这里山势险要、林茂花繁、沟壑幽静、溪秀潭清,自古以来,它就以神秘莫测和山水之胜闻名于世。
    景区内有畛湖、武罗三潭、紫荆潭、画廊湖、月亮湖、双龙庙、一线天、仙人居、仙足擎天、和合塬石阵、青女峰、双龙峡谷等景点。青女峰山险崖陡,挺拔峭丽。峰巅有一古柱,高约13米,立于悬崖之上,远远望去,如少女临风俯视,顾盼有情。和合塬传说为黄帝与炎帝、蚩尤等氏族部落结盟的地方。
    双龙峡谷,南北长约5公里,传说因黄帝的两条御龙曾栖居过这里而得名。峡谷北段,绝壁压顶,峰峦斗奇,悬崖吊石,触目惊心。底部有双龙庙,为明代建筑。庙后有白龙、黑龙二潭,就是黄帝那两条御龙的栖身之所。
    峡谷南,月亮湾涛声和鸣,枫树坪锦屏飞瀑,梅花溪素潭串珠;星星峡昼观天星,步步为景,处处含情,开人灵窍,导人遐思。这里还是“娃娃鱼自然保护区”。
  •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曹村乡
  • 黛眉山景区
  • 介绍:黛眉山北枕黄河,东出小浪底水库,西接三门峡大坝,南临十三朝帝都洛阳,是中国境内唯一被黄河三面环绕的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景区的红岩嶂谷、交错层理、波痕沉积、泥裂构造、崩塌地貌、碧水峡湾等地质遗迹,反映了华北陆块8-12亿年之间的沧桑巨变。
    黛眉山景区内有16座相对高度差别不大的山峰,主峰海拔1346.6米。这些山峰多呈丽姿、峭壁万仞,峰上峭石林立,攀路艰难,林繁藤茂;山顶却开阔平坦,林木茂密,花卉丛生。黛眉诸峰在云海出没,飘忽不定,犹如仙女琼阁,海市蜃楼。这里春天野花盛开,五彩缤纷;夏天风吹草低、牛羊满坡;秋天牧草金黄,分外娇美;冬天白雪飘飘,粉妆世界。
    景区有高山花园、地质画廊、好运峡、飞来神石、草原风情、黄河大观、汤黛之恋与天使之吻等景点。高山花园海拔约890米,面积达500多亩,有200多种花,常年花开不断,四季花色不同,是一处绝佳的浪漫休闲场所。地质画廊全长约400米,一路上奇崖怪石、红岩秘洞,如在画中漫步。
  •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
  • 荆紫仙山
  • 介绍:荆紫山上一座道教名山,有天坛、铸鼎原等遗迹。主峰天坛峰海拔829米,北临黄河,壁立万仞,是观赏黄河小浪底两岸风光的绝佳景点,其“荆紫生岚”被列为新安八大景之首。因山上多荆树,紫花漫山而得名;传说其北麓产金,故又名金子山。
    山顶有玉皇阁,为八角亭式建筑,并有明正德五年《重建玉皇庙记》碑一通。其东侧下有真武堂遗址及残碑六通,系明代重修殿堂碑记。南山脚建有通仙观,为宋元时所建,现已修复。庙堂雄伟、气宇轩昂,每年阴历三月三的庙会盛况空前,影响周围二省四县市。
    在山北侧半山腰处,有一桃花园,宽二里许,长约八里左右,每当早春二月,山岭积雪犹含冻,山下桃花已逢春,桃园胜境,妙不可言。
    主峰北侧,自山脊而下,有九道长短不等的山岭,延至黄河岸边,恰如九条蛟龙。他们伏山而卧,将头伸向水中,如在戏耍一般,形似九龙,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有“九龙戏水”之美称。荆紫生岚、九龙戏水、石屏叠翠、荆山红叶、关郎春晴、阆苑牡丹、牧马古地、桃园春色共同造就荆紫仙山八大景。
  • 地址:河南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荆紫仙山景区